竹中君子,独具匠心--石大宇

作者:
分类: 人物访谈
2015-04-10
47143

石大宇,知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设计生活品牌“清庭”创办人暨创意总监,198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时尚设计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2年起任“钻石之王”Harry Winston珠宝公司设计师,是该公司历史上首位华裔设计师。1996年获戴比尔斯国际钻饰设计大赛大奖 (DeBeers Diamonds International Awards),成为该奖首位华裔获奖者。同年返回台湾成立设计生活领导品牌“清庭”。“清庭”引进全球顶尖设计生活物件,提供消费者与全球同步的设计美

石大宇,知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设计生活品牌“清庭”创办人暨创意总监,198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时尚设计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2年起任“钻石之王”Harry Winston珠宝公司设计师,是该公司历史上首位华裔设计师。1996年获戴比尔斯国际钻饰设计大赛大奖 (DeBeers Diamonds International Awards),成为该奖首位华裔获奖者。同年返回台湾成立设计生活领导品牌“清庭”。“清庭”引进全球顶尖设计生活物件,提供消费者与全球同步的设计美学场所,2010年7月于北京成立清庭设计中心与概念店。 

自2007年开始自行设计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并进行跨领域艺术创作,将清庭自创品牌设计生活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石大宇领导设计团队创作的动画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德国iF传达设计奖,这是华人地区的参赛者首次获得此奖。2009年设计作品“双泉提梁方/圆壶”获德国红点设计奖,2010年设计竹椅作品“椅君子”、“椅琴剑”双双再次夺得2010德国红点设计奖,并皆入围201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计奖(Designpreis Deutschland)。除此之外,“椅琴剑”还获得2010香港DFA Award亚洲最具影响力优秀设计奖;“椅君子”更是2010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最佳座椅设计奖、德国设计委员会Interior Innovation Award 2011的得主。2011年推出《竹计划》,于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全方位中国设计》展出,《竹计划》展现竹从生材到熟材的多种潜能,荣获2011年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奖、2012年德国iF传达设计奖、2013年德国设计奖荣誉提名。新作《赞竹茶盘》荣获2012香港DFA Award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金奖、2012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连续四年获得红点奖殊荣,并创下中式功夫茶盘首次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的纪录。2014年七项作品荣获德国设计奖荣誉提名。


您做生活产品设计的缘起是什么?“清庭如何诞生?

1996年之前,我在纽约Harry Winston珠宝公司做珠宝设计,见识到了许多权贵富豪。面对这些客户,设计师需要做的,是用最贵重的材料做出审美最严苛的设计,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一般认知中的首饰或装饰品,还包括各式各样的生活物件。作为顶级珠宝设计师,你必须懂材质(对物理、化学、宝石学等要有涉猎)、有精妙的工匠手艺(拥有对应贵重材质的工艺知识并执行出来)、严谨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是充满挑战性的设计门类。这里只有精良的设计,绝无妥协的创作,我在此接受的材质、工艺、审美等严格的设计训练,为我在其它领域的设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由于客户群的特殊性,那是一种虚幻、不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预见自己未来十年的发展:可能是在同一个或不同的公司,担任国际珠宝品牌的设计师。这不是我想追求的。1996年得了戴比尔斯国际钻饰设计大赛大奖,台湾又很看重我,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跟太太林妙玲回到台湾成立“清庭”。在纽约待的时间长,接触到很多不同行业的设计师,累积了阅历与资源,想把海外精彩的设计生活物件介绍到台湾,推广原创设计。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走在时尚之前,引导时尚。您曾在顶尖珠宝公司工作,并获得珠宝设计大赛大奖,相信您是个时尚的人。您会追随“时尚吗?您对时尚有什么看法?

时尚,其实是一个滞后而短命的概念。我认为时尚是对应当下的生活态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但仍是一个短暂的概念。 我不追随流行,追求的是超越流行与时代的好作品,对于流行,我只会观察其好坏,有绝对的主观及好恶。 


您已从一名珠宝设计师成功转型为商人、企业管理者,以及跨领域设计师,这样的转行过程需要您怎么样的一个积累?

几个角色具有互相关联的正向影响。设计必须与当下的生活有联系,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则可以接触到一般设计师看不到的面向与问题,例如,从设计、生产到之后的行销推广等一连串的环节:销售人员如何销售、产品需要怎么样的条件、进口商及代理商的需求、定价策略、售后服务、藉由与客户的沟通来完善商品等,而这些经验可以对设计(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所助益,以避免仅为个人创作欲望来进行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不断迎向挑战。好的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甚至是自行分析、回应时代命题。设计永远是为了明天,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就需要针对当下的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找出市场所在,并针对尚未存在、但未来必会出现的問題,提出精心设计的解决方案。


清庭”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挽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手工艺,让他们得以传承和发扬。能否具体介绍?

我的主要工作并非挽救传统手工艺,而是十分珍惜传统工艺的思维观念,并积极应用在我的设计工作中。因为接受过严格的工匠训练,我明白成就精彩的设计需依赖工艺。我认为最动人的设计是以独一无二的美感遮掩最健全的功能,可惜这种境界不是设计师可以轻易达到的,只有极有艺术天分、又技艺精湛的工艺家才能做到,因为他们懂得真正的工艺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人文资产。

传统工艺如此吸引我,但要让他们得以传承和发扬,光靠我一人之力远远不够,必须要形成一股风潮才行。目前我所做的是与工匠密切配合,在量产过程中实现对应工匠原有技艺的创新和提升,帮助传统工艺与时俱进。以椅琴剑的设计为例,当时南投的竹剑工厂因为订单下降逐渐没落,我以竹剑为灵感,在不需要工厂增加额外生产线的情况下设计出竹椅椅琴剑,这把椅子后来获得红点奖,重新吸引了公众对竹产业的关注。这是以有影响力的设计引导潮流的例证,我希望可以持续有竹产品出现,让更多人关注竹产业,了解竹材的好处,这样从竹材种植、备料、设计、生产到后期的销售及新材料的再研发等各环节才有机会获得新的活力。


 您认为手工与设计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有直接关联,设计师如懂得动手,了解工艺细节,比较容易成就精彩的设计。

在我国的历史中,工匠一直是以传统工艺及民艺传承物质文明的重要阶层,但却因为他们的技艺不在科举制度的评判标准之内,而无法如文人阶层般获得重视。

宋代以降,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文人阶层跳脱原本的学术研究范畴,开始讲究更精致的生活情趣,因此也参与日常物件的设计与制作,因文人缺少动手做的经验及知识,所以必须仰赖工匠制作文房、家具等生活物件,再融合进自己的审美趣味,无论是生活所需或乐趣所至,皆可见到两者合力的成果,为中国的物质文明在品项多元、制作精湛、生活品味等面向奠下里程碑,至明清更是百花齐放、更臻完备。

现在,中国设计师的定位,应是介于文人和工匠之间,他们多半接受的是文人教育,缺乏动手实做的工匠经验,而传统工匠由于长时间地从事某项技艺,会发展出一套做事的准则、方法,从而衍生成一种纪律及自我要求,即希冀他每一次做的东西,经其手工能达到最高的自己或别人要求的标准,某种程度上他们充当了部分设计师的角色。设计师与工匠的地位在当代趋于平等,成就精彩设计,往往需要二者的通力配合。


您在寻找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元素的时候,是否在意过当下的流行趋势?

我观察流行,目的是发现当下及未来人们生活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才有可能谈解决方案。20世纪一直是科技推动设计漫无目的地往前行,最高端的科技源于国防,并没有环保的概念。而中国的传统工艺有个特点或价值观——对应自然,这是因为我们的工艺是源于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所以不敢忤逆大自然,发展出来的所有技法和材料都是对应自然的。当下全球面临生态破坏、极端天气变化等危机,我们传统文化中这种“敬天”的开物观正是一个很好的回应方案,但值得钻研的是如何将之合理的对应当下。


您是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设计师,您认为设计师对生活、社会、自然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与态度?

设计的利他特质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这可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工业设计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一开始就是为了促进各个产业发展而设;第二,设计师本就应该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及要求,或看穿表象,提出更本质、切中要点的问题。

在此利他的基础上,社会责任指涉更广的利益牵涉方,例如有需求的客户、某个产业的制造商、工艺家、甚至整个社会。但事实上是否肩负责任感,如何肩负又是因对象、因自己及身边人能否做到而异。我现在能做的,唯有尽我所能,在设计中使用天然材料,运用环保工法而非 “以人为本的掠夺式生产。这些都靠行动,无需多言。


您的作品“双泉提梁方圆壶”、“椅君子”、“椅琴剑”和“竹计划”连续四年获得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以及其他多项国际设计奖项,能否谈谈背后的故事?

2007与2008年,我担任两届台湾工艺时尚“yii易计划”的创意总监,此计划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所主导,托付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台湾工艺研究所共同发起执行,目的是透过当代设计的力量,转化并传承传统工艺。

怀抱着为台湾传统工艺寻找新发展路径的初衷,我们在全台湾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台湾的手工艺现况。抵达南投县竹山镇时,我发现这里有着卓越品质的竹材,按理说应该存在着成熟的竹材加工产业。但是,与此相反,竹山的竹产业正逐渐萎缩,地方政府不察此优势,没有好好发展相关产业,非常令人遗憾。

为了振兴竹产业,并让以台湾毛竹(孟宗竹)为材料的设计作品取得世界知名度,我的策略是以最有设计难度、也最言之有物的物件之一“椅子”为主题,邀请了好朋友、同时也是国际知名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担任设计师,由我把关,并指定南投当地的工艺师执行制作,成就悬臂竹椅“43”的诞生,希望藉由Konstantin在国际上的高知名度及媒体吸引力,将竹材及竹工艺推向国际。我主导设计方向并在制作过程中担任主要沟通桥梁,最终将悬臂竹椅“43”及台湾竹工艺家成功推上国际设计舞台,亦为台湾在国际设计史上写下重要一页。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南投竹山优越的竹材品质,当地一直有着外销欧美竹制家具业和日本的竹剑制造业,近几年来,外销的需求下降,竹产业跟着没落,因此,我以当地工厂现有的竹剑为灵感,设计了“椅琴剑”,另一把也是讨论竹特性的作品“椅君子”,则是以细致的设计加上讲究的做工,发挥竹子长纤维的弹性与韧性,既符合人体工学,又毫不艰深地应用和传达了传统工艺的智慧。

但椅琴剑的设计挑战和限制要比椅君子更大,花费的时间和精神更多,乍看之下,椅琴剑不比椅君子亮丽,但它将竹材的不同面向和应用技术结合,以内敛的方式展现朴实。

接下来的《竹计划》更像应运而生。展览三部分主体:坚实具防震效果的竹房、结合LED与竹地板两种产业的全新绿色建材“竹光”、竹房内部陈列的各式竹制生活设计物件;体现了竹作为一种材料的丰富潜能。我希望藉由一系列的竹制设计物件,让大众了解竹作为一种材质,对应自然与当下生活方式,应用范畴有无限潜能,若有更多人能知道竹子的好处与多样性,并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有更多人种竹子,竹子的种植面积增加,对环境、生态的益处将更加彰显。而这些作品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及其他国际设计奖项,我想这代表着取材自中华文化、尊重自然的设计方向渐渐获得设计界的肯定。


您设计的作品斩获多项国际大奖,在设计上您自我突破、创新的力量源自哪? 

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拥有赤子之心,对事物好奇,与主流价值观保持对立关系,不断地摸索、探寻人生,诚实面对自己、做自己,寻找感动我的人事物。我想这就是在积累创意的养份吧!


您的设计生涯一直受好评不断,当您成为知名设计师之后,是否会为名声所束缚?

我不认为自己是知名设计师,无所谓“为名声所束缚”。因为做设计不是为了成名,而是追求好的设计,这个目标需要我不断探索。


您对整个清庭品牌有什么宏观的想象?

没有,成立清庭的动机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设计,并努力去实现它,至于是否可以实现,我并无把握。


“清庭”是个将有设计感的生活形态带入普罗大众视野的品牌,那么您对自己生活及设计状态的评价是怎样的?

设计师的工作非常辛苦,因为设计过程虽然迷人,但充满了无法预测的挑战及挫折、一连串疑惑和陷阱,需要我们近乎偏执的探索和投入,而且这种状态永无结束之日。


您的作品很国际化,很多人认为您是华人设计师里一流的,这是否跟您曾在美国受教育有关?

过奖,一流不敢当。 

小时候在台湾接受的教育很传统,当时并不适应甚至抗拒当时的教育体系。后来在美国学习设计,才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并且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做人切不可自作聪明走捷径,要想获得自己想追求的,必须珍惜机会,脚踏实地地努力和付出,你成功了,别人也会因为备受激励而为你喝彩。但也是在美国文化的冲击下,我被迫斩断与原文化的关系而接受西方诸多观念,这样当自己的专业表现最终获得西方的认可后,我就很不舒服了,因为我丢失了本该自然反应出来的文化背景。于是我开始重新回顾母文化,同西方文化比较后,发现自己可以慢慢理解中华文化中的精深奥妙,开始取其精华,融合当代的设计观,呈现出新的创意。

在美国待了13年,1996年回台湾成立清庭至今已经18年,事实上,这18年中我的视角更多转向欧洲、日本、大陆等世界其他地方,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是我设计发想的重要来源。


什么情况下您会修正自己的设计?

随时,只要有一点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都会及时修正。


您怎么看台湾与大陆两地的设计?

台湾设计产业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设计从业人员水平整齐、优秀,贴紧国际的脉动,看似一年比一年进步,并无实际演练机会,先天及后天的限制都有,例如台湾设计能对应的产业单一,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不外乎IT产业,再来就是需求与市场的限制,也使其无法一展长才。

大陆的设计产业则变化很快。四年前我初到时,设计产业山寨现象严重,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愿意脚踏实地、诚实表达属于自己的思想,这种集体酝酿的设计能量惊人,远超台湾。近几年,大陆的经济在经历三十年快速增长后悄然趋缓,进入反省和沉淀的另一阶段,总归是朝着正向发展,这些都是国内设计产业成长的养分。深信中国设计产业崛起的日子指日可待。

凳君子

凳君子由五年生毛竹竹条构成,通体无任何金属、塑料等其他材质的参与。线性优雅的造型,掩盖的是以最少材料满足坐具结构、舒适等功能的巧思。突破性技术使每根竹条完成三度空间的扭转,达至金属般不对称的延展性。座位两侧,竹条先是轻微向外侧弯曲,而后转折回原本角度,中段的V型横向竹条则为方圆框中的竹条提供支撑和固定,在不破坏竹纤维的前提下,达致前所未有的锐角弯折(而非常见圆角弯曲)V型横向竹条与方圆框最突出的两根竹条,是这把坚实竹凳的主要结构,也是凳君子承重200公斤的有力保证。

桌八方

桌八方是根据石大宇方桌作品桌八仙延伸而出的八人桌版本,有著广纳四海才俊、八方鸿儒云集的寓意,灵感来自中国经典家具八仙桌,意在寻回被我们自己遗忘的中国血统,沿用八仙桌中常见的传统木作榫卯结构,毋需其他金属或塑料作为接合部件,但创新的采用竹材替代硬实木,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而言富含文化情感、且环保低碳的材质。需要克服的挑战在于:如何让竹材达到硬实木般的密度与刚性,以达到桌子需求的高度稳定性。桌脚的主体由三片富有弹性与韧性的天然竹条构成,各自以120度的角度相交,每隔一段间距再以竹制加固套件扣紧这三片竹条,增加结构强度,由此达致竹条刚性,结构合理稳固,是一个以设计促进工艺技术突破的例证。竹条以本真的姿态表现竹材长纤维的特性,而竹制加固套件则像竹节一样给予支撑,两者的关系就是竹子原生结构的再现。另外,竹桌桌面的部份则是由积层竹构成。

柜茗器

由中国南方的菜橱和英式茶柜获得灵感,「柜茗器」茶柜综合了华人以简易物理方式保鲜储藏的手法和延续中国茶文化的英国人对于生活方式的讲究。设计上,「柜茗器」改良了传统弯管竹家具易碎裂的缺点,采用创新技艺,将竹管剖开并包实心竹方式,保留原生竹青美感的同时,亦大大增加材料强度。茶柜的竹条格栅设计简洁,比例拿捏细致准确,在不同观看角度之间呈现玄妙视觉效果。


0
2
分享到: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推荐阅读

×

赛事服务联系方式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好的,我知道了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 QQ:33143335 QQ:1904200230
  • 电话:18569912460
  • 投稿:cndesign@163.com
  • 地址:郑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9号楼2层

版权信息

  移动 Android 版 豫 ICP 备16038122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