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美院新时代学生作品巡览
以青春之笔绘时代之美
以青春之创造聚奋进之力
以青春之我赴未来之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汇集八大美院
共同推出《青春如画》系列节目
弘扬美育精神
巡览八大美院新时代学生作品
丨青春如画·中央美院篇丨
我们的设计学科努力把握世界设计,教育发展新的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中国设计教育如何能够提升水平,在整个设计基础、设计专业上能够形成更加包容的新的设计教育理念,中央美术学院做了大量的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诞生于1918年的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它是由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后改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来自延安的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而成。百年传承,央美人始终秉持着为国家造型,为人民造像的艺术信念,形成了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
01
启明星
申淦君在大二时就开始了社会实践,去幼儿园担任美术代课老师。在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她看到了孩子们童真的目光和对宇宙星空的好奇心,这为她的毕业创作《启明星》带来了诸多启发和灵感。
启明星(金星)是日出前天边最亮的那颗星。在申淦君的认知中,启明星的名字象征着万物萌发,大地苏醒,仿佛青春的亮色,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启明星》
《启明星》中,男孩女孩们围绕在航天望远镜旁遥望星空,探索神秘的宇宙。申淦君通过绘画的方式,让航天事业映入孩子们的眼中,如同迷雾中的“启明星”,点亮孩子们的天文梦想,激励孩子们为实现“航天梦”、“强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02
汉风 · 列传
在黄山的眼里,士是中国古代重要且特殊的一个阶层,他们兼济天下,胸怀天下的理想和担当,是黄山一直关注和想表达的精神。
作品《汉风·列传》中,黄山用陶瓷材料塑造自己心目中士的形象,以此传达中国古代士的精神内涵。作品系列体量庞大,宽度八米,高度达到三米,人物、车马和陶瓷建筑元素相结合,整体造型沉稳雄健,浑然大气,仿佛一座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纪念碑。
《汉风·列传》
原始质朴的陶与有风骨有气节的士形象,碰撞到一起,散放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质朴的人文情怀,似乎在告诉青年学子,学习士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03
流动的身影
周建平专注于用绘画的语言,去记录那些触动自己的瞬间。
《流动的身影》
一次回家的路上,周建平偶然瞥到远处老人们在晒太阳的身影。衣着的冷褐色与田野的翠绿形成强烈反差,老人的身影在日光下穿梭流动起伏,周建平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创作《流动的身影》,以此隐喻青春流逝,岁月如梭。
以老人为主题,是周建平经历丰富体验后获得的灵感。与大多数同期生不同,他是在工作数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的,和同学在年龄和阅历上的不同,曾让他感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为了转移注意力,周建平开始去养老院做义工,没想到这段经历竟然治愈了他的心结。
和老人们的相处,让周建平的内心变得平静而踏实。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生命时刻,是行走或停留,相伴或独行。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人生即是循环。周建平希望通过流动的身影表达出他对生命的感悟。
04
混生园林
媒体艺术研究专业的何聪进在一次游览古典园林后,开始思考能否用艺术的想象力去构建一座未来的园林,在假象的空间中寻求自然之间的平衡?
何聪进利用所学专业,对这一设想展开了大胆实践。作品《混生园林》如同一座面向未来的合成生态试验场。在这里,数字仿生植物、机械仿生植物和自然植物呈相互滋养的关系。数字苔藓在物理的石头上生长,数字媒体景观为自然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数字花朵盛开在物理的草地上,草地上放养的是无人机,这里是真实自然和数字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混生世界。
《混生园林》
《混生园林》尝试去构建未来不同系统之间的共生状态,呈现出一种对未来生态修复的设想。即便人类消失了,这些系统依旧会维持运作,同时也在映射着整个生态被数字化或者媒体化包裹的一种情境。
《混生园林》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设计网(CNDESIGN)会员所发布展示的 “原创作品/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作者。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设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