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
升级换代 打造品牌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工业设计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中国设计师对工业设计认识的加深,以及对设计在市场竞争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一些上海、北京等地的国内著名企业纷纷聘请设计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设计,并将自己的品牌进行梳理。
这一时期的设计特点是:强调学习西方,凸显产品技术特性的“高技派”风格,并以“人机工学”作为设计思考的重点。洗衣机、电冰箱、空调为代表的新型家电的诞生,为这种设计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上海金星电视机厂邀请著名设计师傅月明设计了28英寸彩色电视机,并命名为“金星———金王子”,成为该厂高端品牌和拳头产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深圳崛起了一批小型的民营设计公司,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产品与品牌形象设计,中国第一辆自主品牌的家用轿车“小福星”样本就诞生在深圳,“太阳神”口服营养液品牌形象设计以其统一、规范和现代风格成为上世纪90年代品牌设计的典范,至上世纪90年代末这些公司及集聚深圳的全国设计师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专业公司和人才。
本世纪以来:
东风西渐 互动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设计一改上世纪90年代“全盘西化”的局面,呈现出“东风西渐”的格局,设计公司自身的特点也日趋明显。
渤海湾地区的工业设计主要围绕大型制造业企业展开工作,设计风格严谨,市场针对性极强;长三角地区的本土设计师侧重与地区企业合作,新近海外学成归来的设计师则愿意自创设计品牌,并与国际著名品牌合作;珠三角地区的设计师以务实的姿态服务于企业;北京的设计师热衷于国际间的设计文化交流,其创立的中国工业设计权威奖项“红星奖”已成为中国优秀设计的代表。
设计已经成为工业产品生产的引擎:上海博路工业设计公司张展设计师设计的卷笔刀创造了单品销售46万件的记录,成为全球之冠;设计师杨明杰为“绝对优特加”设计双瓶包装获得了全球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大赛“IF”大奖;设计师王扬为施华洛世奇所作的专题设计大获成功。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工业设计界,东西方的设计思想在碰撞、在互动,核心就是创“新”,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