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的盛唐绮梦--服饰之美
为此,儒家的忠实信徒们对自家女人不服管束、追逐时尚的“恶行”,也没少抱怨和牢骚:什么“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什么“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当然,长安也有为之沉醉反侧的风流公子。在诗人万齐融《三绿潭篇》中我们就能看到:“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公子王孙恣游玩,沙扬水曲情无厌。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有佳人的地方必有才子,纵不是才子,亦不乏公子王孙。“未必佳人皆国色,断无才子不风流。”有风无月,谈何风景?大抵如此。正因为此时是观赏长安美女的最佳时机,故而,长安的后生们也都大批前来,以至于“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在这个开放的大时代里,不但女性开放,男人们也竟然敢为了追逐绝色佳人,不惜走马追随。“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在诗人周濆的笔下,身穿盛装的长安美女,其美艳动人,真的是闭月羞花了。那么,到底长安的美女们,美在哪里呢?首先,唐代美女之美在于服饰之美。唐代的女装,是在传承本民族秦汉魏晋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域乃至中亚地区胡服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加以大胆的创新改造发展而成的。在唐王朝的二百九十年时间里,唐代女装也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初唐女性装束多与隋代相近,上穿小袖短襦、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用绸带系扎,以后数百年虽屡经变化,且受到别样流行服式冲击,但始终保持孺裙这一基本样式。盛唐时期,来自异域的胡服,以其全新的形式,受到广大贵族女性的青睐,在此风气影响下,女着男装也盛行一时。中晚唐以来,胡风渐弱,则更多地恢复了汉族传统,经过改制的宽大袖的襦裙装,又成为妇女的主要着装形式。在此期间,除律令格式规定礼服无甚变化外,仕女们的日常着装则极富时代特色,出现了神秘高耸的帷帽、潇洒伶俐的胡服、轻巧袒露的薄纱衣裙等新奇大胆的装束,竞相出现,让人目不暇接。尽管,时尚的潮流一波近似一波,波光粼粼。令人为之眩晕。但从服饰的演进来看,作为首服的羃(罒+离)和帷帽,上衣的襦袄、帔帛和半臂,下装的长裙,则是唐代服饰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