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晚上十几年,你现在是一个20出头的人,你还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我试图激起她内心可能存在的共性——越来越多拥有海外学习背景的设计师回国创业,大大小小的服装公司分布于北京郊区的各个开发区,他们往往充满了表现欲,渴望用自己的经历换取在中国的更大成功。
“我对这种昙花一现的事不感兴趣。比如说,我并不满足于在简历里写上参加过某某时装周,我如果要参加,就是准备好了要让权威的人也为我叫好,否则我不会去参加。可是我现在没有准备好,如果我这一关走过去之后,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但我不会人为加快速度,更不会为了市场效应做这些事。”
不过她也在问自己,长期以来自说自话的中国市场,对于真有正价值的时装的标准尚无定论,谁有资格评价你的美?又有谁真正会懂得谁?
包括商场服装部的经理在内,他们常常对李江虹的服装不解,你的衣服是什么风格,又是面向哪个年龄层的人?她没有用年龄和功能区别客人,区分客人的是阶层,她的目标客户是任何年龄的女中产们。但这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在她没有参与的十几年里,中国消费者已悄然形成了自己的消费习惯,中国人不懂更不习惯设计师品牌——提供一年四季从内到外适合各种场合的衣服。他们会在不同的店里选购不同功用的服饰。年轻的客人喜欢CINQFEVRIER的设计,却认为面料太厚重,年长的客人喜欢高质量的材质,却无法接受过于潮流的设计处理。大多数人还在寻找个人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止之前,你不能要求他们拥有品牌的高忠实度。
她并不是孤单的,相信无论是谢锋、罗铮,还是那些刚回国的设计师,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如此痛苦的挣扎,只是,李江虹进入得太晚了,她没有太大的几率可以培养和扭转业已形成的惯性。她想寻找这个市场的参照系,在标准明晰之前。她带着女儿到商场里卖得最好的女装店里 “明查暗访”,她告诉女儿,以后妈妈的设计要走这样的路线。女儿心直口快,反问道,你真的要做这么难看的东西?
她夏天的衣服卖得并不好,因为大多衣服都没有袖子,而且领子开得很低,客人们在试穿的时候同一个动作是往上扯,同时低头看会不会露。那些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流行过的解构时装,在国内依然是设计和穿着的主流。在这里,最畅销的衣服往往与潮流无关,她以为是潮流主导市场,却发现实际的市场反应比潮流要晚个好几年。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容易得多。做零售只是半年,她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与法国婆婆聊天,婆婆说看新闻中国有很多工厂主虐待工人,告诫她千万不要这样做。李江虹哭笑不得。员工们在每月的绩效统计表上标注自己一周内总共加了0.3小时的班,要求她付加班薪水;而一些制版工人为了每个月多拿到100元的工资,二话不说卷上铺盖走人。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她有点迟疑,“现在在中国说有理想,是不是很Out?”
“如果说我运气更好一点,如果几年之内我没有被市场打垮,那我希望在中国做一个有国际背景的时装人。”她说。
在中国,怎么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