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典型的程序员型的界面。作者恨不得把所有的功能都放在主界面和多级菜单里,而不顾用户的使用感受。
他确实拥有强大的功能,但是也让用户望而却步。我花了很多时间,仍然没有完全搞明白,他最基本的追踪功能究竟是哪一个,虽然我相信他拥有所有我所想到的功能。结果,我花在学习如何使用这个软件上的时间,远比更换现有软件所能够节省的时间要多的太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这个软件使用了”yoda’s cryptor”对其进行加壳,而这个玩意非常棘手,我现在也没能完美的脱掉他,所以连汉化都进行不下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是以设计师占据主导地位的苹果。
如图是苹果的浏览器Safari on windows。
Safari和苹果一贯的设计理念相同,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他只保留了最基本的用户选项和功能,主界面几乎没有什么按钮,简单到用户无需花费时间去重新认知,几乎没有重新学习的成本。
这样简洁至极的界面,可以说是大大限制了用户的自由度,但是他很奇妙的,却带来了使用体验上巨大的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用户几乎无需重新学习,即可立即使用软件所有的功能。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也是之前曾经我写过的,Firefox与Chrome的界面之争。
Chrome的界面设计思路,实际上是有些类似于苹果的。降低界面自由度,无需重新学习,立即使用。
而Firefox相对而言,他默认的常规界面平均了学习成本和使用效率,但是他更大的优势在于自定义方面。这也就代表着Firefox拥有了更高的自由度,以及更多的学习时间。
这很有趣。因为通常,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软件在界面极其简洁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强大无比的功能和自由的DIY性。至少我没有见过这样的软件。通常,一个软件仅能在此作出一个选择:是给用来带来最佳的使用体验,还是提供最为强大的功能。
考虑到强大的功能是用户体验的基石,所以有时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实际上,随着功能的逐渐增强,对于很多核心用户,他们的使用体验也会随之提高。但并非对于所有用户都如此,因为用户已经为了得到这些功能,而花费了相应的学习成本。
这再次证明了我的观点:用户学习使用一个全新的界面所需要花的时间越少,那么这个界面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就越优秀。而随着学习成本的提高,用户则仍然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得到更多功能性的提高。
软件的自由度似乎并没有我们看起来的那么重要,尤其是当一个软件的学习成本很高时,究竟是否有为之付出相应成本的价值,这将会成为一个严重阻碍用户继续使用下去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这一点,用户可以在仅支付极低学习成本的前提下,就能够体验到大部分软件功能,就成为了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因此,相应的减少软件的功能,显然就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学习成本在这其中,实质上起到了一个杠杆的作用。在学习成本的制约下,一个软件难以同时保证在拥有优秀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仍然具有丰富而强大的软件功能。那么这样一来,如何在保证学习成本的同时,在功能与体验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便是一个软件在界面方面最大的难题。
目前,大部分的UI设计都是以用户体验为主导而进行的。为了保证这一点,程序不得不牺牲掉软件的部分功能。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十分巧妙的将更多的复杂功能隐藏了起来,或者放置在了其他的第三方扩展功能上。我认为,这也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趋势。
现在,本文一开始时所提到的,关于Snagit10中All-in-One的问题,就已经变得明朗起来。
All-in-One的出现,导致看起来,用户能做的事情变少了,相应的自由度也在降低;但实际上,很多以前需要由人类介入完成的功能,都交由了程序来实现,这一行为明显的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用户体验也就因此而受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最后,与之类似的,还有著名的CLI(命令行界面)与GUI(图形用户界面)之争,这样的争论至今没有完结。
GUI的易学易用,让他自出现起便迅速席卷了大部分的用户终端,目前几乎所有的最终用户都在使用GUI。但是CLI却并没有因为极高的学习成本而消失,恰恰相反,目前CLI仍然以其不可替代的强大功能,在不断继续发展着。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设计网(CNDESIGN)会员所发布展示的 “原创作品/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作者。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设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