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挖掘)不同人的眼里,有不一样的世界。
好店铺流量统计让很多开发者看到了流量统计在淘宝的市场,所以一时间平台上涌现了一大批做流量统计的开发者,很多开发者都看到流量统计其实并没有技术实现难度,他们也发现通过自己的技术其实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这是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到商机和解决方案。但事实真的如此嘛?流量统计sale的真的是数据分析嘛?卖家愿意每月付费购买的是更加精确和先进的统计方法,以及更加全面的报表展示嘛?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流量统计核心解决的其实是营销问题,卖家并不需要完整的数据分析,他们只想通过数据帮助他们判断,如何让给定的资源实现更多成交。产品实现者的全面准确,对卖家很可能变成了不必要的负担,产品实现者所追求的精确细致,在卖家看到可能是不必要的较真。
建议所有的开发者,对产品的理解和判断,不要停留在产品本身,而是回归到终端用户(淘宝卖家),如果你真的想做卖家工具,那么建议你一定要自己开店,否则很多产品盈利的秘密你可能永远无法领悟,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店铺,至少你应该很了解卖家这个群体,至少你的家人、或者你的朋友,他们做过卖家,并可以对你提供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体验感受,盲目的效仿,只会让你离用户实际的需求越走越远。不同人的眼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让自己置身于卖家的世界,真实得去体会他们的艰苦和付出,才有可能做出他们愿意为之买单的产品。
在这里有一些之前工作的积累,想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
1、把握卖家的需求,一定要从卖家的在线行为入手,这里可以分享一个我以前用于产品分析的线框图,当然卖家的在线行为也许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是我想这样的思考方式应该仍然适用。
图一 淘宝卖家交易行为分析
2、基于卖家的在线行为,可以在进行扩散式思考,学会分析卖家的心态,寻找现状和期待值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产品机会。
图二 淘宝用户”卖”需求扩展
与此问题相关的还有一个我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很多开发者会问我”在TOP上面,是否考虑过创意保护,和预防抄袭的方案”,我的回答是”的确没有相应的机制去保障平台上产品之间的相互效仿”。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互联网并不同与传统的软件行业,互联网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为共享而服务的,共享和垄断原本就是两个完全对立的词。今天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并不是也无法依赖创意保护而成功,淘宝做了C2C交易平台,我们无法申请让其他人都不去涉足这一领域,腾讯做了QQ,也无法通过任何保护机制,去杜绝其他人去开发和运营IM工具。互联网的成功不是保密,不是特权,不是垄断,而是将这个看似普通的事情做到无微不至。如果你发现一个好创意,我想你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快、准、狠-”快速占领市场,准确细化需求、对自己狠一点”。互联网上的很多成功看到去都很成功,但是如果不能够把产品、把服务做到无微不至,你就无法生存。
2、(产品设计)请不要让你的产品经理发布产品,请让一个不懂产品的人来决策最后的发布
在平台上我看到很多产品拥有很好的创意。比如淘快讯,是为买家量身定制的信息订阅服务 比如淘地图,是用于各个地图网站的网店查询的插件。而且这些产品功能完整,流程顺畅,但是却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产品经理的角色对产品有天生的敏感和直觉,而且产品经理通常会关注产品内在逻辑,却容易忽略产品面向终端用户的交互,所以当产品经理对一个产品认可之后,并不代表这个产品可以交付市场,我们需要一个完全不懂产品设计的人来做最后的验证。千鸟在UCD年会的时候说”互联网上80%的知识是常识”,这句话我很认同,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愚蠢的用户,你的产品本身应该具备傻瓜式操作的能力。
拿淘快讯这个产品为例:
图三 淘快讯当前界面
我觉得从产品本身的创意来说,是很不错的,但比较可惜的是交互流程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可能会导致一些感兴趣的用户直接流失。对于这种用户可用可不用的服务来说,交互体验的顺畅往往是产品灵魂。
只做一些简单的优化,产品完全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于淘快讯,我做了几点优化:
1、添加操作导航,让用户进入操作界面之后,可以清晰的了解操作流程。
2、设置通知方式常常会切断用户正常的使用和操作流程,所以采用了弹出层的方式展示。
3、”订阅”是核心功能,所以采用了强化处理,原来的布局方式,很容易让用户将”订阅”归结为”发送消息给您的”这个信息模块。
4、在通知方式设置的界面上做了调整,由于这几种通知方式本身就是并且的,所以为每个通知方式设置了独立的”编辑”和”保存”功能。
优化后的界面:
图四 淘快讯的优化方向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设计网(CNDESIGN)会员所发布展示的 “原创作品/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作者。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设计网